
“樹徑15釐米的樂昌含笑,大概還可以採集到50來株,由於該樹種較為暢銷,這幾株含笑在品相上有可能會差一點……”走進石璜鎮寺新村黨羣服務中心辦公室,正好碰到村黨總支副書記薛正然在與客户通話。“這是一家温州房地產企業打來的,但他們對花木的要求相對較高。”薛正然告訴記者。薛正然已從事花木生產近30年,除在本地擁有400餘畝的花木基地以外,基地建設還擴展到了貴州、湖南等地。

寺新村有200人左右從事花木行業。周鋒是該村販銷大户之一,經過多年的打拼,他在江蘇常州市場擁有眾多的固定客户。我市種植花木的面積很大,特別是石璜鎮有花木近1.6萬畝,其中超100畝的種植大户也有很多,規模種植、品種齊全,這樣的業態,為客户的多品種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“去年銷售了1000萬元,今年努力爭取銷售2000萬元。”周鋒信心滿懷地説。
位於村南的停車場是專門用來裝花木的。記者看到,工作人員正在往兩輛10多米長的大貨車上吊裝着樹木。“這些是欒樹,樹徑12釐米,每車可裝80株,裝滿後將發往江西。”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説,“欒樹是比較便宜的樹種,如果是價格較貴的櫻花、雞爪槭、紅楓、垂絲海棠、櫸樹、無患子等,一車就是幾十萬元。”

花木生產為從業者帶來了財富,同時也為當地村民開創了一條致富之路。據介紹,一名挖樹工人每天工資為800至1000元,年收入高的可達近20萬元,一輛搬運車輛加上吊裝,每天能有1500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,經濟效益着實可觀。(圖片來源網絡)